您当前位置:群基首页 >> 专业技术文章 >> 沙迪克慢走丝|沙迪克线切割
沙迪克慢走丝|沙迪克线切割
随着创业风潮兴盛,新创企业及在募资平台募资成功的专案,衍生出许多少量多样的制造需求,这种变革趋势在物联网时代更加明显。但是台湾大型代工业者却仍停留在传统思维,对于接小单兴趣缺缺,尽管现在希望协助代工业者接洽新创团队,但成效仍然有限,因为岛内 OEM 大厂至今仍不能抛下只看大单的既有思维,若全球的新创业者在公司刚起步的草创时期,就开始接受中国大陆的服务,这群新创业者未来长大了,也会和中国大陆保持紧密的关系,如此一来十年之后台湾还有机会接到他们的单吗?
为促成全球新创团队与台湾的生产制造业者合作,今年3月底成立台湾创新快制媒合中心,提供快速试制创新商机的媒合服务,锁定穿戴式装置、物联网、先进制造、先进医疗器材、先进材料等五大领域。来自全球的新创团队,都可以跟快制媒合中心联系,只要有需求进来,就会把订单转介给有能力接单的台湾代工业者去洽谈。快制中心最近成功媒合两件物联网应用,交由纬创及美钛国际生产制造。经济部估计在今年底前,将引介100 件国内外新创提案至台湾。
资策会MIC 产业顾问杨中杰指出,快制媒合中心才刚成立几个月而已,最常遇到的问题是新创团队的设计都很花俏,如果生产厂商评估后说做不出来,双方就会争议到底是生产能力或是设计的问题;加上快制媒合中心提供服务并没有收钱,只是转介订单需求给代工业者,有负荷上的限制。虽然台湾政府想要联合产业的力量去接新创团队的订单,但这样的努力还不够,因为大陆深圳的速度比我们快,台湾要有更积极的作为,去寻找全球的客户,吸引他们进来。
真正的原因说穿了是台湾的OEM大厂还不太关心IT产业已然掀起的这项变革,相较于少量多样的创客文化,他们更关心如何找到下一波的大型应用,像是工业电脑、工业电子、车用电子、医疗电子,因为现实是大公司需要大的订单去支撑营收。不过杨中杰也提醒,新创团队有很多创意,可以转变成未来公司成长的动力,小单不能看做是订单而是投资,用投资的方式去协助生产,会有不同效益,否则接小单意义是不大的。当然大公司有很多限制和考量,不见得适合自己跳下去做,成立另一家公司去和新创团队合作是个好方法,只是目前台湾 OEM大厂对于小单兴趣缺缺,只有鸿海的Kick2Real 做的比较好。
成立于2014年4月的 Kick2real是从台湾鸿海及大陆富士康集团分割出来的创业媒合平台,本身就是一个内部创业项目,负责经营新型态创业的媒合业务,由鸿海集团或FIH 富智康集团担任赞助商。新创团队可到创客中心手工实做并验证原始创意,或提出已经完成验证的工程样品,透过Kick2Real的创业导师引路,争取创业资金。
Kick2Real会根据创业提案者项目的需求,媒合适当的赞助商的资源。因为商品化规格牵涉到的考量因素非常复杂,多数的新创团队有能力把产品的概念原型手做出来,而细部规格则较难定案,往往超出了创业者的经验范畴,赞助商的角色是提供相关资源与经验,帮助创业家解决从产品原型到规格定案,达到完成商品的目标。
杨中杰认为其实在这样的创业时代,正好是台湾产业从传统生产代工转型的最佳契机,但是台湾大的OEM、ODM厂商却还看不到积极的作法,于新创这块相对比较少投入资源,尽管大厂会配合政府计画合作,但仍流于表面,比较少和新创团队做真正的连结,反而是中国大陆早在三年前就很努力在和新创团队建立关系,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警讯。
因为包括台湾在内的全球的新创业者,若在公司刚起步的草创时期,就开始接受中国大陆的服务,这群新创业者未来长大了,也会和中国大陆保持紧密的关系,如此一来十年之后台湾还能接到他们的单吗?可预想的结果是,这些公司会继续留在红色供应链里,不会想要投单给台湾代工业者,就像HP最早开始生产PC时,就和台湾广达、仁宝连结在一起,这种合作关系延续至今多年依然稳固。台湾要争取新创团队的订单,最大的对手是深圳,现在再不努力和全球新创业者建立扶植关系,未来订单就会留在深圳了!
深圳的创业基地早在三年前就开始发展,只不过最初是靠着民间的力量,直到2015年1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前往深圳创客聚集地柴火空间考察,了解创意制造的情况,此后深圳的创客文化才获得大力的政策支持,李克强宣布在创客空间、创新工厂等孵化模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路化的众创空间,为小型创新企业和个人创业提供开放式的综合服务平台,各地方的扶持政策也陆续出台,鸿海的 Kick2Real 也是趁着这波浪潮而成立。
为了进一步降低创新创业成本,深圳在今年 6 月还发放了首批科技创新券。中小微企业和创客可向政府相关部门申请最高价值100万元的科技创新券,用于向政府指定的科技服务机构购买相应的科技服务。深圳创业基地不但拥有快速制造能力,加上邻近广大市场、创客聚集,形成正向循环,新创团队在深圳获得的协助不只是制造出产品原型,当地的硬体加速器还可以代为介绍大陆的通路,并以交换股权的方式建立合作的商业模式。当然若能发掘出好的新创团队,获益是非常可观的。
现在全球已经迈入生产过剩的时代,IT 产业从很早以前就已经是红海一片,未来的竞争只会益发激烈,正因如此台湾厂商应该从生产制造的旧观念跳脱出来,重新思考新的获利模式,开发高单价、智慧化的利基市场。面对中国大陆争夺新创团队少量多样订单的竞争,杨中杰强调台湾代工产业不能再只看大单不看小单,面对新创企业需求,不见得要从生产制造端着手,可藉由过去累积的基础,提供全球客户关于产品设计及制造生产管理的顾问服务,促进产业迈向制造业服务化,将会是台湾代工业很好的转型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