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完成妈妈未完的使命,学习她做事圆融、做人圆融的方法。」杨佳真穿着旗袍戴着妈妈生前所留下来的「慈济法船」,等待让证严上人授证正式成为慈济委员。
小善种发芽了
七年前,委员六千号的游淑如因为癌症往生,留下先生及两儿一女,当时还在读大学的杨佳真没有多想,只听爸爸的话:「好好将妈妈的慈济法船收着。」
自从幼稚园就跟着妈妈在慈济长大的杨佳真,随着年纪增长和花花世界的诱惑,并未主动加入慈少或慈青,原本以为自己的人生就这样平顺地度过,直到无常示现。
当时就读国立台湾体育运动大学的杨佳真,青春正飞扬,然而妈妈却无法继续陪伴她长大,告别式上,学校老师同时也是慈济委员余瑞梅,成为杨佳真重回慈济大家庭的贵人,「老师很关心我,带着慈青同学一起来看我,之后也一直邀我参加慈青活动。」
余瑞梅宛如亲人般的关爱,让杨佳真倍感温馨,那些幼时温暖的回忆涌上心头,小小心灵种下的善种子瞬间发芽。余瑞梅以「诚」与「情」感动了杨佳真,杨佳真因此加入慈青社,让杨佳真与慈济再续因缘。
加入慈青后,杨佳真积极付出,人情的温暖与陪伴,成为她继续向前走的动力,看着一些好伙伴回到志业体上班承担志业,让杨佳真好生羡慕,但又不想放弃为人师表与表演艺术的梦想。
学姊也是慈济委员的吕媛菁鼓励杨佳真:「想为上人承担更多,何不从培训开始?让自己的心更坚定。」吕媛菁这一番话让杨佳真下定决心,决定要培训受证为慈济委员。
长相甜美,讲话温柔的杨佳真,坦言自己的脾气并不好,尤其当了老师之后,对于学生求好心切,常常大怒、大骂学生,「有时觉得自己的理智线快断了,常常骂了学生,下了课碰到面,学生都不敢看她。」对杨佳真而言,第一年的教师生涯似乎有些难熬。
直到2015年到花莲参加「暑期教师静思语研习营」,让杨佳真重新思考,「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找不到方法的老师。」当学生表现不如预期时,杨佳真学会先深呼吸,并想起静思语:「发脾气是短暂的发疯。」让自己的教学变得不一样,和学生的互动渐渐改善,感觉越来越好!
传承慈济衣钵
说起自己的改变,杨佳真忍不住提到妈妈游淑如生前做慈济的用心和精神。她说,每到一户会员家收功德款,妈妈总会逗留一、两个小时,与会员都有聊不完的慈济事,无形中留在心中的是,「妈妈有足够的耐性和做人处事圆融的好方法。」
在病情末期中,游淑如最不愿意面对的是,慈济列车未靠站,她却要先下车了,只怨佛菩萨的安排。游淑如内心很清楚,每一个人的因缘不同,也没有刻意要儿女承接她的衣钵,有幸女儿杨佳真在众人的鼓励下,走上慈济路。
杨佳真说,没有妈妈陪伴的,自己拿着功德簿,心情会紧张,不知道如何开口跟会员说慈济。年轻的她要面对着妈妈旧会员,有些都是已经上了年纪的人,到底要如何跟他们互动说慈济?杨佳真说,「只能用微笑及真诚的心。」腼腆的杨佳真认为,自己还要加强与会员分享慈济的好,学习妈妈依不同的人,做不同的开导和肤慰,让会员爱她如同对妈妈的尊爱。
「能跟妈妈同师同道走慈济路,是这辈子最有福的事。」红着眼眶的杨佳真,对着天上妈妈说:「我为您承接未完的使命,要学习您做事圆融、做人圆融的方法。」慈济走入五十周年的此时,杨佳真要做好上人的好弟子,以生为游淑如的女儿为傲,用「受证」送给天上妈妈最丰富的礼物。
受证后的杨佳真,胸前别着佛心师志,勇敢地收起思念妈妈的那一分心,在上人的带领下勇往直前,发心立愿学习更多做人处事的道理,净化更多有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