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密特说:在这个颠覆的时代,若不自我颠覆,就只能等着被别人颠覆。如今颠覆全球的大本营,就在新科技、新创意、新商业模式勃发的美国硅谷。
从台湾经过长途飞行,来到以金门大桥闻名的港湾城市旧金山,加州的阳光与蓝天立刻映入眼帘。驱车来到旧金山市区,再往南进入过去十几年来一个又一个科技新创蓬勃发展的小城镇。
还在20年前多数人想到硅谷,想的是距离旧金山机场往南约一小时车程的圣荷西。但现在所谓的硅谷正在快速扩张,一路从圣荷西连接到旧金山市区。
过去的硅谷指的是湾区南部,但现在已跨过圣马刁大桥,往东延伸。例如特斯拉电动车与台达电美西总部就在桥的对面。
与全球萧条对比硅谷正处在高峰。 35年前搬到硅谷工作现任史丹佛国际研究院总裁希辛斯基指出,30多年前的硅谷主要是半导体,除了晶片科技外几乎没别的。但今天每一到两年硅谷就会出现新东西。社群媒体、自动车、搜寻技术、基因学、各种医疗设备等,形形色色的新科技都从硅谷开始,所以现在已经不是硅谷而是科技谷。
在硅谷工作生活了约30年的工研院北美公司总经理王绍华,办公室就是硅谷发源地圣荷西,他指着地图说,硅谷的地理范围正不断扩大,已经一路延伸到旧金山,从南湾到北的一大块都可算是广义的硅谷。这一块绵延90公里的地区,正成为全世界最积极仿效的区域。从亚洲、欧洲、南美到中东,几乎每天都有阵仗庞大的考察团来此取经,希望能复制硅谷模式。
翻开2016硅谷指数开宗明义第一句就是硅谷持续发光发热。
报告书总结:硅谷的工作机会成长是2000年后未曾有过的,带来史上最低的失业率与最高的薪资成长。
硅谷的创新能量也蓬勃发展,专利数目、创投资金、新创公司家数都创下历史新高。
而从硅谷冒出来的新点子、新产品、新服务,都在颠覆传统产业与改变我们的生活。这些真的是很惊人的成就,也是值得庆祝的一件事。
讽刺的是当全世界都在担心景气差、失业高时,硅谷人担心的是景气太好了,找不到人才,交通愈来愈塞,房价愈来愈贵。
《第二次机器时代》作者、MIT史隆管理学院教授艾瑞克.布林忧夫森接受采访时指出,其实此刻全球的财富创造是史上最高的,但是分配也是史上最不平均。以美国为例,目前财富创造是有纪录以来最高,但财富却愈来愈往少数1%到2%集中,美国中产阶级的收入约停留在1990年代。
主因之一是过去十几年来科技的加速创新发展中,多数人没跟上,被抛在后头了。
而硅谷无疑就是那1%财富与创新的聚集地。
但是当硅谷大开派对时,全世界都害怕了。藉着最新的科技,硅谷吃掉了全球各行各业的午餐。
例如正在颠覆世界各地百年车厂的,就是来自硅谷的科技公司。硅谷过去不生产汽车,不到十年就成为未来汽车的重镇。
来到山景市的Google园区,路上骑着绿色轮、红座垫Google脚踏车的员工到处穿梭,大片翠绿草地上,是五颜六色的大阳伞和宛如度假海滩用的木桌椅。停车场有一整排的电动车充电桩,代表不少员工支持环保车。
不过在园区内穿梭的车辆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造型呆萌的Google无人车。
这个车顶顶着360度旋转感应器、洋溢卡通趣味的两人座车,没有方向盘、煞车油门,完全由电脑操控行驶。乘客坐在里面,可以放松做自己的事情。目前已经担负起载送员工上下班的任务。只要在下班时间到Google附近的星巴克,在喝一杯咖啡的时间内,必然会看到这台小巧的萌车,从你眼前驶过。
一位住在山景市的台湾移民、任教于史丹佛的教授指出,他的左右邻居都是Google工程师。每天一大早,他家门口就会跑过一辆辆Google无人车,都是来接邻居去上班的。
若要换车,下一台我最想买的就是这种自动驾驶车;一位史丹佛教授笃定表示,自己没有特别爱开车,若车能聪明到自己开,真是再好不过。
悄悄吃掉底特律汽车城午餐的,除了Google用人工智慧与物联网技术,开发无人车外,还有被称为继苹果创办人贾伯斯后,最伟大的创新家伊隆‧马斯克。
在过去人们买车以底特律三大车厂马首是瞻,如今最受瞩目的车款却不是来自通用或福特,而是来自马斯克创办的特斯拉。
开车驶入位于佛里蒙特的特斯拉工厂,眼前是一台台有着跑车流畅造型的特斯拉快速充电桩。技术的发展飞快,现在充满一台车的电池只需要半小时。
一旁展示中心供应着特斯拉特制的咖啡,墙上亮银、雪白色、铜金、褐黑一次排开的,是可供选配的内装。
性能佳、造型抢眼、加上方便的直觉操控,让这台硅谷的科技电动车,比宾士、BMW与奥迪的豪华车卖得还好。美国《消费者报导》甚至评给了它将近满分的99分。特斯拉把车当做科技产品做,是和传统车厂截然不同的思惟;本身就是特斯拉车主、努力发展电动车电池的台达电美洲区总裁黄铭孝说。
从不同角度切入,让硅谷在汽车制造后发先至。除了特斯拉与Google,苹果、UBER也已摩拳擦掌,打算跳进这块市场。汽车产业未来的发言权,隐然已由底特律移转到硅谷。
改写人类传统法则 未来生活重新定义、硅谷也在抢走华尔街金融金童们的饭碗。
2012年PayPal联合创办人马克斯·列弗琴在银行金鸡母信用卡上看到机会。当时银行正紧缩年轻人的信贷申请。我不觉得年轻人没有还款能力;马克斯.列弗琴表示,于是他打造了一个分期付款的贷款服务公司Affirm。
抛开传统的信用评等,Affirm靠着社群媒体的大数据分析,不仅更精准掌握使用者还款能力,还收取比一般信用卡还低的利息。目前支援Affirm服务的店家已有超过700家。
在P2P网路借贷上,硅谷新创公司更是百花齐放。2006年在旧金山成立的Prosper Marketplace,已成为估值19亿美元的独角兽。同年成立P2P贷款龙头Lending Club更累积190亿美元的交易量,并在2014年上市。
美国摩根大通集团执行长杰米.戴蒙在2015年4月寄给股东的信中,有一段话让全世界的金融机构大吃一惊。
这句话就是:硅谷已经来了!。他指出诞生于美国硅谷的创新企业已开始成为传统金融的威胁。超级银行的巨头坦率承认了这种危机感。而在洪流中转型的银行,只能止血求生。丰银行宣布两年内将裁员2万5000人,美国摩根大通亦表示,在2016年底前要削减多达300家分行。
除了汽车、金融业,硅谷,还大幅改变媒体娱乐业。由于科技的发展,图文影音等资讯的呈现方式,正由硅谷人重新定义。试过虚拟实境就能想像它未来的无限可能!」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表示,虚拟实境沉浸式的体验,能让再大的IMAX都黯然失色。
2012年年仅21岁、就读加州州立大学的乐奇虚拟实境,靠着群众募资在车库做出虚拟实境头盔Oculus Rift。2014年这家让全世界惊叹的Oculus就被Facebook以20亿美元收购。原因在于,它能带给消费者前所未有的体验。
戴上Oculus Rift开启冰箱历险记的游戏,你会马上感觉自己化为袖珍人。从冰箱的高处开始下坠,左闪右避穿过巍峨的鲜奶瓶、庞然的洋葱、参天的调味罐,翻身滚入拔地而起的蔬菜,再一路俯冲撞进软绵绵的果冻。真实感不输云霄飞车,甚至比云霄飞车还刺激。如今,虚拟实境技术已经被应用在游戏、电影、体育赛事直播、甚至新闻报导上,与好莱坞、任天堂、电视台分一杯羹。
优秀且多元的人才,无疑是硅谷拥有丰沛创新力的关键。《2016硅谷指数》统计,硅谷居民中大学以上的人口占48%,远胜全美的30%。外国出生的比例高达37.4%,将近全美比例的三倍。而这还不包括时常来交流取经的创业家。
走进旧金山市区的创业加速器Founders Space,会发现在地下室教室聚精会神听讲的,有高目深鼻的欧洲人,卷发厚唇的印度人,黑发黄皮肤的亚洲人。硅谷有全世界最好的创业资源;Founders Space创办人霍夫曼不讳言,Founders Space的课程设计就是针对有签证与旅费限制的外国创业家,将一般加速器三个月的课程压缩到一个月,并提供大量线上资源。
全美顶尖的史丹佛大学,每年也不断培养出勇于冒险创新的新血。走进史丹佛设计学院二楼,可以看到一个个斗大的透明玻璃柜里,有的装着小孩的绑带矫正鞋,有的摆着小型的太阳能电灯,有的里面是包裹着婴儿娃娃的保温襁褓。而这些都是不同学院的学生,以现实问题为题孕育出的创新产品。藉由设计思考,学生能学会从人的角度思考创新;设计学院创办人博纳德.罗斯表示,自学院成立以来,学生发明的产品已改变了数以万计人的生活。
史丹佛不只鼓励学生颠覆,也扮演育成角色。例如医学院。穿过长长走廊,来到史丹佛医学大楼四楼,在这个空间不大的办公室,运作的正是帮医药发明从零走到一的Spark研究计画。
生医研究的发现,往往夭折率最高;Spark计画副总监南茜表示,Spark的育成期长达两年,入选团队不仅能得到资金补助、课程加持,还有大量机会向生医领域的专家请益。从2006年迄今已补助110个专案,孕育出21个新创公司,取得超过30个专利。专案成功率高达六成。 硅谷,也是国家级研发的大本营。史丹佛国际研究院创造了滑鼠、SIRI、达文西机器人手术。NASA埃姆斯研究中心发明了量子计算机、太空记忆棉、免费开源软体Openstack。如今,滑鼠与SIRI已是许多人生活必需,太空记忆棉被做成广受欢迎的床垫,无数企业用Openstack技术建立了云端服务平台。
驱车开上硅谷的狼谷,在这遗世独立、偶见牛羊吃草的山坡顶上,则是IBM的爱曼登研究中心。在这里,科学家做出第一个磁碟存储器,超级电脑与量子电脑的雏型,以及全球第一个关联性资料库。
硅谷也有最多机构愿意尝试、接纳创新。比方,走入硅谷的凯萨医院内,就能看到移动机器人Aethon穿梭,协助配送、收回医疗设备与补给品。为了善用最新科技,凯萨医院特别设置了创新科技发展事业部,定期遴选、测试新创医疗产品,若通过审核就会被医院采用。医疗与科技已愈来愈密不可分;前创新及先进科技事业部主任周人超笃定表示,未来Google眼镜将成为手术医疗的重要部分,App也能实现远距医疗,减少病患跑医院的麻烦。
其实在硅谷,充满各式各样的创新,让人眼花撩乱。而这不安于现状、永远想破坏与取代的文化,正是不断向前的动力。当硅谷正在颠覆你的产业与工作时,你将如何因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