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南向到鸿海掀起的新一波美国制造风潮,当大家热烈讨论出走路线时,只靠台湾制造真的行不通?全台铣床第一大厂——协鸿工业董事长陈建智保持着不同看法。
今年,台湾工具机产业景气稍有回温,但却遭遇新台币兑美元大幅升值带来的汇损奇袭,这让包含业界模范生等级的东台、程泰等9家上市柜工具机厂,首季全因汇损陷入亏损危机,但协鸿竟逆势单季获利,成为罕见的赚钱企业。
相较于上半年台湾工具机出口值成长约13%、9家上市柜工具机厂营收平均成长约8%,协鸿上半年除营收达27亿元,今年有望重返50亿元高峰外,上半年营收成长率高达47%,被同业认为是,当前业界成长力道最强的一匹黑马。
令人好奇的是,协鸿长年给人的印象是:论品牌、技术不如永进、东台,只能靠比别人低5%到20%,低价抢单取胜的黑手工厂,照理很容易被中国红色供应链取代,究竟协鸿董事长陈建智是如何翻转命运?
陈建智在台湾工具机业,一直是很特别的存在。52年来他一直相信,台湾制造是可行的!
2012年台湾工具机景气达最高峰,同业大量西进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工具机消费市场设厂,回避9.7%关税成本,但他却坚持留在台湾生产,甚至还挑战不可能任务:自己生产占工具机总成本高达3成到5成,被视为工具机之脑的数控系统,这是一门长年由德日大厂垄断的生意。
我不相信数控系统的对手是日本发那科、德国西门子,连与西门子合作的上银都卖得很辛苦,不可能有其他台制产品能卖得动。上银董座卓永财认为协鸿不太可能办得到。
但就如同员工所言,他一人的意志就决定了公司要怎么走,这家资本额7亿元的工厂是由陈建智独资成立,想了解协鸿怎么做到的,得要搞懂这位固执的头家。
79岁的陈建智出身彰化农家,27岁靠着当学徒存到的十几万元,展开创业之旅。创业初期,他先到美国参访当时全球最大铣床制造商Bridgeport的机台,然后回台自己研发出协鸿的第一台铣床机,之后靠着精进手艺,成为台湾铣床龙头厂。
靠自己!这个观念很早就深植陈建智心中,他很早就确立靠自己研发生产各式零组件的经营方向。早年创业,这位工具机大亨都是自己骑机车跑业务,自认与机车有特殊的革命感情,但却看不见台湾品牌。因此1993年他不管是否有生存空间,凭着一股热情投资成立资本额达8千万元的哈特佛工业,追逐做台湾本土机车品牌的梦想。
今年哈特佛机车已24岁,年销量从1年不到1千辆拚到约5千辆,对比光阳去年逾31万辆,仍是小巫见大巫,每年都靠陈建智拿工具机赚的钱来支援这家公司,但他不仅曾拒绝幕僚「同样投资放在工具机这边,投报率比较高的建议,还曾对媒体说:阮少年时卖机车零件,就梦想有一天可以做整车,我现在要圆梦,不行吗?
这个固执做梦的头家,对协鸿转型升级的态度,也很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