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腔就是台湾地区发音特点的方言。台湾腔是普通话与闽南语结合的产物,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形成于一九四五年之后。主要特点是语气词丰富、天然萌、发音位置比较靠前。
随着普通话与台湾本土方言的融合越来越深入,台湾腔也就渐渐发展壮大起来了。而台湾腔与正宗普通话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语音上的差异,另一个则是词汇、句法上的差异。
前几年因为台剧的影响,有不少大陆人都觉得台湾腔怎么听起来这么舒服又斯文,甚至开始模仿起来,然而才不过短短几,风向似乎又起了很大的变化!
最近有台湾网友在天涯论坛发问,很多中国人都觉得台湾腔好听,于是很多人开始刻意模仿,难道中国人真的有那么喜欢台湾腔吗?殊不知底下网友的留言如洪水猛兽般袭来,完全不像这位网友所说的阿。
女的说还可以,男的直接一巴掌下去。男人说话太多拟声词、语助词,阳刚味不足。台湾腔太嗲,女人孩子说倒没什么,男人这样说,社会便失去阳刚之气。听台妹说话全身酥麻,台湾男人的台湾腔听起来就娘了。台湾男人讲话感觉气力不足,好像肾虚的样子。
感觉台湾人讲话太累赘,缺乏逻辑性。现在的台湾腔不行,最近台湾的年轻人说话,各个口齿不清。听到台湾腔总觉得假假的,不真实的声音后面藏了个猥琐阴暗的影子。语言可看出性格,台湾腔和韩语一样,就是一群注定被欺压与奴役的人。看你们三十年前的影像,和大陆人差不多,不觉得很娘,是你们变了,在学小日本?
也许几年前有人喜欢听吧,但现在听到台湾腔,马上就警觉起来。现实生活中,只要听到台湾腔,就感觉被诈骗犯盯上了。听到台湾腔的第一个反应是,电信诈骗。如果我在路上听到台湾腔会马上报警,估计这附近来了诈骗集团,把机房设在附近。台湾腔不错啊,方便辨识诈骗。
台湾女生说起话来真是可爱,男生也给人很有气质的感觉。很喜欢台湾的配音演员,说话很好听。偶像练习生里的台湾弟弟说起话来都好温柔。台湾小哥说话真是好听,挺洗脑的。想和台湾男生谈恋爱,台湾腔自带撒娇语气,想吵架都吵不起来。
大陆官方在二零零四年颁布了净化工程,禁止电视节目主持人使用台湾腔;随后许多在大陆发展的台湾艺人也被要求在电视节目中停止使用台湾腔,改说标准普通话。但是到底什么是台湾腔?又为什么电视节目主持人要刻意在节目中使用台湾腔?
记得二零零七年第一次离开台湾,到澳洲做交换学生。那是我第一次有机会接触到来自大陆的学生。当时常有人告诉我:你讲话听起来好像台剧里的人!你有台湾腔!
每每听到这样的评论,我常心里想:你才有大陆腔吧!那个时候我不太明白什么是台湾腔。台湾说的是所谓的国语,有时甚至北部和南部人讲的国语腔调也都不一样,我在二零一六年完成语言学博士论文,便以台湾腔为主题,探讨电视媒体和语言感知的关系:
国语在一九四九年带入台湾之后受到台语的影响,产生了一些语法和语音上的变化。例如台湾人习惯用有来表示动作的完成,象是我有吃过这个或是你有看过这部电影吗?
另外轻声被其他声调取代,例如:学生的生从轻声变成一声、朋友的友从轻声变成三声。比较近期发展出的特色,象是啊、啦、喔等语尾助词的使用,也都是台湾普通话的常见特色。但是我们说的国语和大陆人讲的台湾腔事实上又不太一样。
近年由于两岸三地接触逐渐频繁,港台腔这个名词逐渐被台湾腔取代,台湾腔也被赋予新的社会意涵。二零零零年代流星花园风靡华语区开启了偶像剧的风潮,新型态的电视节目开始改变大陆人对于对于台湾腔的看法。偶像剧不仅重新定义了社会大众对于女性可爱及温柔的看法,也勾勒出了一个新好男人的形象。而在大陆的观众的眼中这样的戏剧形象,也就自然而然地和台湾腔产生连结。
随着大陆经济的高速发展,高预算、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台湾艺人也前仆后继地前往大陆发展。不难发现这些台湾艺人在中国节目中已经开始换上对岸的普通话口音,港台口音对于年轻一代的中国观众早已失去吸引力。
对于多数成长于中国一线城市的千禧世代而言,台湾腔早已不是都会化的象征。在我自己的研究中发现对于台湾腔的观感,嗲、装、娘已经逐渐取代早年的都会与现代感。
其实这样语言态度转换的现象,也发生在台语或是俗称的台湾国语。在早年的台湾台语和台湾国语,曾经被赋予许多负面的社会意涵。而在过去的十年由于本土意识的崛起,让台语和台湾国语的社会地位大幅翻转,现在已经被视为是台湾重要的文化资产,充满亲切感,也象征对台湾的身份认同。
事实上所有的口音都是相对的,没有所谓的标准与不标准,端看你以什么为基准。对于语言学家来说并没有一个客观存在的标准。多数时候所谓的标准只是一个由地区所制定的一套规则。此外语言本身也不带有上述讨论的社会意涵,这些社会意涵往往是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由人所创造出来的。社会意涵产生的因素有很多种,可以是权力关系、也有可是语言使用者的社会阶级、抑或是语言使用者个人的身份认同。
我们可以用法国社会学家波多厄所提出文化资本理论来解释这个现象:语言交流就象是一个市场,当你使用的语言较接近社会所认定的标准,你就具有比较多的文化资本,因为这个语言可能为你在社会上带来优势,象是找工作,或是谈生意;反之你的文化资本则较少。虽然语言学的训练告诉我们,语言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但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每种语言都被赋予了不一样的社会价值。
而这些价值是动态的会随着社会环境及空背景而改变,就如同大陆人对于台湾腔的态度一样。事实上无论是港台腔还是台湾腔,都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腔调,而是大陆人透过媒体建构出的一种语言风格,及对于台湾人说话方式的一种想象。
台湾腔为甚么这么娘?被疯狂转发讨论,撰文的大陆作者郑子宁分析为何同样的语言,台湾口音跟大陆差异竟会这么大。
你不要这样啦、这个包子好好吃哦…在不少大陆人眼中,台湾人的说话方式一直是娘炮(娘娘腔)的代名词。早前台湾女星陈意涵主演大陆电影新步步惊心,便遭大陆记者质疑用台湾腔演古代格格。
令郑好奇的是八十年代之前台湾口音跟大陆的区分似乎尚未明显,现时的口音差距究竟因何而成。郑认为该群主导日后台湾国语教育的外省人多来自江浙地区,腔调的鼻音原本就比山东话等北方语言较轻。另一原因则是因为台湾人以闽南话为主,讲起中文来鼻音比较轻,听起来的感觉比较软懦,也保留一些闽南语的语气词嘛、啦、哦,这样的语气听起来虽然亲切,但也显得娘味重一些。
最后郑提到除了语言本身,更重要的是由于没有经历过扫荡一切的政治运动,台湾教育相比大陆留下了更多的儒家痕迹,更注重富而知礼,台湾腔自然比大陆显得文气阴柔。台湾的大学教授洪惟仁在八十年代后期访问大陆厦门、潮州等地时,就已注意到台湾女性说话相比同样母语是闽南话的厦门女性要温柔得多。
针对该篇文章台湾有语文教师批评,大陆作为泱泱大国有人竟然有如此狭隘、缺乏民主素养的社会语言观点,以及非常薄弱的文化视野,令人惊讶。教师黄世宜说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地方口音与用语非常正常,不需要互争谁为正统。而批评台湾腔就是娘,是以父权为中心价值,隐藏了性别的歧视。黄世宜最后又强调台湾人绝对不温柔,并要求原文作者尊重台湾人。
不少台湾网民称赞黄世宜分析专业,又批评郑缺乏民主素养。有人则针对北京腔作还击,指卷舌音很恶心。亦有自称对语言和历史有认识的网民分析,清朝时期汉人曾被大清帝国统治,现在的标准普通话,其实是夹杂满洲语渊源的外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