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采访过程中,当我们问起最早进军东南亚的台湾电商是谁?有家老牌公司经常被提起,它是Shopping99。2002年Shopping99成立,堪称台湾电商第一波业者,之后也跟上中国网络产业崛起,西进投资,却失败收场惨赔近亿元。
西进不成转南进,它在2013年瞄准起飞中的东协市场,但马来西亚一年多便失败撤出,菲律宾则从今年四月开始获利,同样在东协,盈亏两样情。近三年台湾电商Shopping99平均每年营收逾新台币四亿元,站稳菲律宾后接着准备进军越南。
究竟这家不断开拓新市场的老公司,如何看待西进和南进、东协各国的差异?十四年来历经两次失败,才成为菲律宾唯一的女性跨商品电商平台,惨赔近亿换来的珍贵教训是要做跨境生意,不能靠华人撑腰,不能靠台湾制造而是靠对当地人的理解。
我们也西进过,二○○七、○八年花了快一亿结果全部没了。我们在网络界算很老的公司,Y2K的时代就有了,我们做过很多事,付很多学费啊!
西进市场很大,中国的各方面状况也比较稳定,但实际上台湾业者并没有非常大的竞争力。中国流行的网站跟全世界都不一样,他们自己玩自己的,光要去搞懂那些新的逻辑,其实和台湾都很不同。东南亚不完全象是当初的中国,它比中国多一点点机会,没有一个比较大的霸主,不像中国有淘宝。
东南亚前几名网站都是Google、脸书、YouTube,跟台湾差不多,这些社群工具我们很熟悉,去东南亚,你是拿熟悉的社群工具换语言,坏处是市场很破碎,没有办法用打菲律宾的方法去打泰国。
2013年会去菲律宾,是因为消费力真的很旺盛。我去当地快十个shopping mall,看人流跟提袋率,一个礼拜三晚上,我站在一个mall的小店前面,十分钟路过两百人,差不多二○%的人有提袋,这我在台湾很久没看到。
在我们之前当地没有真正美妆电商,他们大部分还是大型平台,没有像我们这种走复合式精品店的概念,他们有服装电商,但美妆这一块还没有什么发展。台湾已经卖几百年的东西,当地还是没什么人卖。举例来说像他们现在很流行曲酸,曲酸在台湾大概十年前就流行了。
台湾品牌的确是弱的,所以我们打的是突击战,不是全面跟韩国拚,而是单点突破,单一商品做得比你好。
譬如说我跟菲律宾人讲,我卖的空气丝袜非常轻透,不容易脱落,这是我们商品的强项,因为当地很热,丝袜穿不上去,但我帮你喷一喷,你的腿看起来会更白,他们就埋单。
台湾业者应该换个角度思考这个国家的人需要什么东西?我有哪些商品可以解决他的痛点?不完全是站在国家的角度,而是站在一个人的角度,他们有什么问题,那我们去沟通。现在,我们菲律宾营收每年大概都是五○%到一○○%成长。
我们2014年底也进马来西亚,但说实话目前马来西亚是暂停的。因为它是回教国家,人种复杂,最会买我们商品的是当地华人,那华人我用台湾网站服务就好了,没必要去设一个马来西亚网站。
马来西亚华人满精明的,自己有很多代购的方式。大家集一百双鞋,一次寄过去,你帮他运一双过去,加运费可能要一百五十块,但代购只要一百块,那他们宁愿等,省五十块。
我们自己算过如果回30封到50封私讯,马来西亚成交顶多两、三张订单,但菲律宾是10倍,一个地方的人习惯冲动购买,另一个理性,现在华人购买力也在下降,又会一直杀价。
但以我们的能力,短时间也没办法做马来人生意,最主要是我们的商品都没有哈拉认证,华人市场成长又没办法那么快的话,我当然选择投入比较有潜力发展的地方,就算我前三年不赚钱,可是我成长力道可以在第5年爆发。
其他东南亚国家像泰国,台湾制造对他们来说没有太大意义,他们会以为是Made in Thailand,不是Taiwan。泰国人也分不太出来台湾货跟中国货的差别,况且你把泰国彩妆拿出来看,你不会觉得台湾商品赢多少。所以虽然它很多基础条件比越南好,我们反而会去越南,不是泰国。
虽然我们在菲律宾,台湾商品卖的还是占一半以上,但我们不是用一个台湾制造的概念去沟通,而是去解决你的问题。
大家会觉得我们是台湾人,但我们营销素材是跟当地接轨,台湾营销团队一年至少要去一、两次,一待就是两、三个月,了解当地文化,这样才会贴近当地。很多事情你在台湾觉得理所当然,但是在这边,没有理所当然这件事。
台湾电商进军要东协不能光靠台湾制造关键词:台湾电商、台湾制造、Shopping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