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一把泸州油纸伞,从开料到制作完毕需要经历采竹子、搭骨架、做伞边、煳伞面、绘花纹、上桐油等等近百道工序,并且还得使用上百道工具钻孔、换杆子,穿线,直到收伞烘烤定型。
在四川泸州靠近码头的老街,只要你一仰头那一团团红的像牡丹,白的像丁香,粉的如蔷薇,蓝的似风信子的油纸伞正一把把尽情绽放着,它们连成长条,从街头到街尾犹如戴望舒笔下的雨巷,彷彿只要一下雨就能写出一首诗。毕先生说:泸州油纸伞的制作工艺,在这存在了400年。
毕先生做泸州油纸伞是祖辈的传承,他是毕家的第六代传人。做一把泸州油纸伞从开料到制作完毕,需要经历采竹子、搭骨架、做伞边、煳伞面、绘花纹、上桐油等等近百道工序,并且还得使用上百道工具钻孔、换杆子,穿线,直到收伞烘烤定型。毕师傅说道:一把上好的泸州油纸伞一般没有半个月的功夫是完不成的。
上桐油是油纸伞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从入手上油到收手抹油,不仅要均匀地涂抹在伞面,就连手腕的力道也要做到收放自如。毕师傅说:这要是没有几年的手艺,还真不行。
为了让泸州油纸伞更加牢固,毕师傅会用三层纸来煳伞面。先将纸刷平,一点空气都不能有留存,等纸张完完整整的重叠在一起,伞面才会牢固。毕师傅说道:桐油也好,煳纸也好,这些都是表象,真正重要的是用手去涂抹,去平整,也只有通过人手才能感知哪些地方的不足,它决定着一把伞能用多久。
除了抹桐油和煳纸,真正让毕师傅引以为傲的还是他家祖传下的满穿伞绝技──用五色丝线穿渡二千多针,竹跳开关,一片双档,那手指尖在撑开的伞骨架上来回跳跃,就像踮起脚尖的芭蕾舞,优雅到让人屏住呼吸,却又忍不住拍案叫绝。
毕师傅说:做伞和做人一样,认真、踏实,才能撑起头上一片天。
和所有的手艺人一样,毕先生仰仗家传的手艺,养活着家人和孩子。从前泸州地区家家户户都在做油纸伞,每年都有成千上万把油纸伞从这里运往世界各地;而现在毕先生成了泸州油纸伞最后的守望者。手艺从来都不只是一种情怀,它是生计、它是商业最初的样子。
对于被称为泸州伞王的毕先生,这是他生活的全部。日渐减少的需求,没有人耐下心来学习技艺,这些都是泸州油纸伞日渐珍稀的客观原因。但手艺一旦学成就是一辈子的事情,毕先生说有手有艺就会有人需要,泸州油纸伞的这片天无论如何都可以撑下去──他这辈子还想要做出这世界上最好的油纸伞。
泸州油纸伞是汉族民间工艺品之一,泸州市具有400多年的油纸伞生产制作历史,历史上泸州主要以制作雨具的大红伞为主。2008年江阳区政府把泸州油纸伞制作工艺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性文化遗产,被专家誉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
泸州油纸伞最早起源于明末清初,至少在清代分水油纸伞已在泸州城乡广泛运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是泸州油纸伞的黄金时期。特别是二十世纪40 年代晚期至50 年代初期,靠近泸州小市码头的珠子街是当时泸州油纸伞的一条街。极盛时期泸州境内共有大小泸州油纸伞生产厂家100 多家,从业人员上万人,年产泸州油纸伞2000 万把。
二十世纪70 年代以后随着钢架伞与布伞的的普及,实用方便的钢架伞逐渐取代了油纸伞,以前从事泸州油纸伞生产的人纷纷转行。至二十世纪90 年代只有为数不多的人在进行生产。
2006年9月、泸州油纸伞列入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7年3月、四川省将泸州油纸伞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8年3月、泸州市将泸州油纸伞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成功获得批准;
油纸伞第七代传承人毕原绅,这位从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自愿放弃城市生活,甘愿留在小乡村里继承祖上传下来的油纸伞技艺,为的就是能把泸州油纸伞技艺能永远的传承下去。
毕六福(毕原绅的父亲)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制作技艺国家级唯一法定传承人,又被誉为中国伞王。毕家泸州油纸伞第六代传人、中国唯一的手工油纸伞代表性传人。为传承这门技艺,2011年毕六福建立起600平米的泸州油纸伞制作技艺传习所,旨在生产性保护活动中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完整性及核心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为泸州油纸伞制作技艺的传承和保护培养后继人才。
毕原绅作为油纸伞第七代传承人,家中唯一的子女。2000年毕原绅从电子科大毕业,在成都工作两年后,决定回到家乡继承祖上传下来的油纸伞技艺。
毕原绅说:一是继承祖业,二来国家十分重视,也是想把泸州油纸伞这份技艺保存下去,让更多人了解。
泸州油纸伞作为礼品,如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更是畅销法国、英国、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在正是互联网+的时代,电子商务专业的毕原绅决定要好好的利用这个时机,把泸州油纸伞卖到更多的地方,让更多人了解泸州油纸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