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嘉集团创立于1979年,以诚信负责、永续经营的理念为创业宗旨,以技术领先、品质第一、追求卓越的精神成立3个事业群:工具机事业群、产业设备事业群、绿能事业群;
友嘉集团在全球设有97家生产基地及营销据点,分布于海内外,相互合作,形成内部网路发挥集团资源共享之综效。从代理商转型为制造商,由传统工业进入高科技产业,使友嘉实业集团不仅在管理和技术上更上一层,进而使产品和服务的品质达到国际水准。
友嘉集团于1993年在浙江杭州萧山投资设立第一家独资企业-杭州友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数控机床和立体停车设备、堆高机的生产经营。成立十九年来杭州友佳稳健发展、茁壮成长,目前已成为大陆外资企业中最具规模的全功能数控机床制造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以及萧山开发区十大贡献型企业。
去年《商业周刊》报导台湾制造业之母的工具机,陷入多国夹杀、高不成低不就,3年产值大跌26%的困境。
此时却有一家台湾公司,靠着整顿购并来的海外大厂,成为当今全球排名第三大的工具机集团,仅次日德联姻的DMG森精机、以及日本的山崎马扎克。整体工具机部门的营收,从2012年新台币352亿,翻倍到2015年735亿,相当于其他台湾同业全体产值的一半。一家可抵半个台湾,它是友嘉集团。
71岁的总裁朱志洋,是台湾产业界的异类。他近年收购了德国前三大的汽车引擎加工机厂、义大利的航太工业厂,没有他旗下的精密机械,宾士等高级名牌车的部分车款关键引擎将难以打造,连美军最新型的F–35战机也会飞不起来。
这位台湾购并大王,第一份工作是在船舱底层的锅炉旁铲煤,他不是工具机本业出身,160公分的身高到了欧美矮人一截,一口破英文,在旗下欧洲各厂召开主管会议时,常用「We do by own」这句话表示应收回经销权,自己做老外就算听不懂这句菜英文,依然正襟危坐听训。
他的购并版图横跨14国,还血拼了欧、日机械业7家珍贵的百年老厂。故事要从一位船员的野心说起。朱志洋的父亲,是已故的台大化学系史上第二位系主任。虽有一位以教学严厉着称的父亲,朱志洋小时候却不爱念书。25岁时考取甲级船员执照,上船后自请降级当最低的下手,甘愿穿厚重的消防衣、在高温至少6百度的锅炉旁铲煤。
他说:我就是不安于室,什幺都想比别人做得更好。因为表现佳,他一路赢回月薪8万的大管轮职位,当年台湾中小企业总经理月薪不过3万元。
船员生涯更让他开了眼界,看到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与川崎汽船当年那种世界级大厂的气势,他深受震撼,点燃他想打造跨国企业的梦。
1975年他存了4、5百万元后上岸,先进入崇友集团当挖土机维修员。当时崇友进口26台挖土机,3年半的时间只卖掉3台,准备结束这个事业,没想到朱志洋不到一年清光库存,还让挖土机部门起死回生,升上总经理。33岁的朱志洋用存到的第一桶金,加上亲友募资,成立资本额达1千万元的友嘉公司,从卖挖土机开始实现他的创业梦。
他发现收购问题公司来改造,并取得技术与专业,是比较容易复制成功经验的方式,加上他没有黑手出身、靠自己练技术闯出头的传统制造业思维,想要快点赢,于是踏上与众不同的购并扩张道路。我是全世界最不懂工具机的工具机老板,就是因为不懂,我才能成功。朱志洋说。
让他国际地位再跳一级的,是高攀上丰田集团。2004年友嘉与日本丰田通商、高松机械三方合资,在杭州成立友嘉高松机械。这是朱志洋首度吸引到日本兆元级上市企业来合资。
从2012年起,他又以每年购并约5家国际企业的速度,在全球攻城略地,被欧洲人形容为台湾来的成吉思汗。
回到台湾他对我们说:不管我在外面做多好,始终是在异乡,所以台湾不能不好!为了这个理由,他要德国年薪达7万欧元的工程师,一对一培训从台湾送去实习的学生。在欧、日的每场内部会议,他也总是要求外籍主管必须考虑运用集团的台湾资源,或与台湾部门联合开发产品。今年,他更计画将义大利品牌带回台湾扩厂。
他用阿拉伯数字征服欧、日,下一步,还想把台湾产业推向世界顶尖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