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机械工业同业公会工具机业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放电加工机联谊会会长)徕通科技总经理梁瑞芳,从1991年开始在放电加工机这个行业已投入专研达26年。
梁瑞芳在还未进入徕通科技之前,原是工研院慢走丝线切割机项目计划主持人,带领研发团队开发慢走丝线切割数控系统与放电电源,开发出台湾第一台慢走丝线切割机,而后技转予当时台湾各家放电加工大厂,打造台湾成为全球第三大线切割机制造地区。2001年由工研院慢走丝线切割机原创团队创立徕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业界誉为台湾慢走丝线切割技术推手。
目前大环境改变,梁瑞芳指出很多模具的加工被加工中心取代,因此模具加工的数量少了很多,加上中国大陆开发中走丝的放电机,可以加工一些精度要求不高的模具,在汽车产业约少了8~9成的需求,只有部份要求高精度的台湾厂商,仍然使用慢走丝线切割机,但需求少了很多。
台湾工业骨子里的匠精神,推动强化工业基础技术发展方案,再造台湾竞争力。徕通科技徕通慢走丝是机械业第一个申请工业基础技术发展计划的业者,在2016年4月执行完成。期间做了很多工业基础,如铸件、热处理分析、线性马达、光学尺、机械结构及组装精度⋯⋯的研究,这些基础研究,机械都可以共享。徕通科技已经做到控制器,线性马达、电路板、IC都自己设计生产,工具机的核心价值与技术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徕通慢走丝梁瑞芳说:要能让客户买单,机器的速度、精度与稳定度是三大关键!他指着国外经销商所作的测试数据图解释,徕通慢走丝的加工效率在某些加工条件时,已经高出日厂的1倍,但产品在最高阶精密度与稳定度上,将会再继续深化技术。
徕通慢走丝厂内有30台基座铸件,是徕通科技坚持深耕基础技术的证明!徕通科技除了透过学理性思考,也透过跨领域的思维,发现材料热处理对于机台稳定性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决定投入基础技术的研究,透过三年期的追踪研究,着重于WEDM本体铸件对于整机加工精度与稳定度的影响。
另外徕通科技将光学尺信号做到高倍细分割,实现更高的循环精度,使光学尺最小分辨率可达20奈米,足以供台湾产业应付未来数年的技术发展应用。
大家会相信练习蹲马步5年后一定会很厉害,但是很多人不做因为很辛苦,而且短时间看不到成果。大家都希望快速练一套招式,招式打得很漂亮,只要3个月看起来很厉害,但有句话说:练招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精密度及稳定度没有一致性,就无法做到工业4.0。所以机械厂要从精密度及稳定度的一致性,勤练功夫。梁瑞芳表示徕通慢走丝花了5~6年时间,就为了这一目标,让每一台同样的机器性能一样、精度也一样。
目前台科大工业4.0实作中心只有2家台湾厂商即徕通科技和晏阳精密参加。梁瑞芳说上博科技总经理谢尚亨亲自拜访,听到觉得好厉害,也很感动,马上同意提供一机台参与。
他说工业4.0强调的是机连网,和以前单机作业不同。早在10年前就可以做到远端监控,但只能在远端下指导棋。机连网重点是要把搜集到的资料,拿来作为生产的排程,计算机系统会自动监管生产排程及加工状态,把机器加工好的产品,送到三次元量测仪⋯等自动测量,回过来用软件修正刀具的路径达到最佳精度。接下来和ROBOT连线,还可计算多少加工时数,需要进行维修,这些需要一套系统管理程序。
一般加工厂内的机台及量测仪器等,通常是国际品牌杂陈。需要一个能够监控全世界所有品牌设备的软件,将软件和此些机器连结一起,就可以把车、铣、磨、钻、线切割及细孔加工等机台及三次元、雷射等量测,以及机械手臂等做串连,这个软件和PLM及CAD/CAM合作,也可以跟EMS及ERP连结,上博科技就是扮演这个生产串联的沟通界面。
上博这套软件可以和全世界FANUC,SIEMENS,MITSUBISHI,海德汉等不同品牌控制器的串联,也可以和夹治具系统、机械手,测量、视觉化技术连结起来,把机器和这些界面整合起来。梁瑞芳认为,上博的系统软件是目前世界上最强的一套,上博可以成功,因为有富士康可以练兵。
台中科学园区有一家制造水龙头的新厂,设备只选上博计算机里的选单,可以选到的设备。以后想要建无人化的新厂,选单里面如果没有台湾工具机厂商,那么台湾厂商就缺席了,这个问题值得政府深思。
台湾要落实智慧机械,就要先有自己的控制器;控制器是智慧机械的大脑。硬件可以复制,但控制系统无法复制。大家应该要多花时间去了解,这个点输了,就一辈子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