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台湾的三角贸易收入首度突破200亿美元,达208亿美元,以当年新台币兑美元平均汇率30.368计,合新台币6,316亿元。同年外人来台旅行收入是146亿美元,主计总处官员说,三角贸易对国内生产毛额(GDP)的贡献比外人来台旅行还高。
三角贸易收入愈来愈大对创造GDP是好事,不过,中华经济研究院已经发现「警讯」—出现「断链」危机。中经院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史惠慈指出,海外生产比愈来愈高,衍生供应链在地化需求,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大陆供应链崛起,大陆从台湾进口「中间财」的比重已在下降,未来可能变成「大陆接单、大陆生产」。
中经院的研究报告点出台湾该有的危机意识,三角贸易收入的高涨是伴随海外生产比的上升,如今已出现质变,不是早期的带动台湾中间财出口的效果,最终可能遭到反扑。如果演成「大陆接单、大陆生产」,可能造成台湾接单减少、三角贸易收入缩小、也冲击中间财出口。
为挽救断链危机,中经院开出两帖药方:「重新寻觅海外生产基地」和「联合次要敌人打击主要敌人」。
三角贸易收入不小,但国人对它不太熟悉,因为它所创造的就业主要在海外,相对的,国人对外人来台旅行就很有感觉,来台旅客是结实进行国内消费,会带动餐饮、旅馆、百货等商机,所以,官员说,国人对三角贸易创造的GDP是无感的。
窘境/创造的GDP 国人无感
尽管无感,三角贸易在2015年的GDP仍扮演个角色,前三季各季三角贸易收入都超过50亿美元,预估全年也将超过200亿美元。十年前,2004年,三角贸易收入只有99亿美元,同年外销订单海外生产比是32.1%,每接到100美元订单,有32.1美元是在海外生产,十年后,三角贸易收入倍增,海外生产比也近乎增加一倍,随着海外生产比重节节上升,三角贸易收入也逐年攀高,两者亦步亦趋。
三角贸易收入因海外生产而生,台湾把生产基地放到中国大陆、东南亚等海外,创造了台湾接单、海外生产的营运模式,这营运模式所产生的收入称为三角贸易收入。
官员解释,例如美国苹果对台湾鸿海下单,鸿海将一大部分订单交由大陆厂生产,由大陆最终组装出口,苹果付钱给鸿海,鸿海再付费用给大陆厂,形成一个美国、台湾、大陆的三角关系,因此称之为三角贸易。
中经院报告指出,早年,三角贸易确实带动台湾「中间财」出口,台湾把较下游低阶产品移到人力充足的新兴市场生产,较高阶部分留在台湾生产,由台湾出口到新兴市场组装再出口,也就是说,三角贸易这模式亦有助于台湾出口、创造就业。但近年来,带动效果已越来越小,其中以组装代工的资讯通信产品断链危机最严重。
经济部统计处指出,资讯通信类接单的海外生产比是各类产品中最高的,今年1到11月平均高达92.4%,几乎都在海外生产了。为了了解海外生产比的变化对台湾的影响,经济部委托中经院进行研究。史惠慈表示,三角贸易的本质是个「过渡时期」,台湾整体环境也不适合大量化的生产,将生产端移至大陆是有其必要性。最后,台湾只生产利基型产品,或为研发总部。
解方/联合日韩 抢攻物联网
可是,当海外生产比大到某个程度,大陆供应链也崛起的时候,结果将会改变。现在我们可能还会因为「海外接单比重太重」而忧心,再过一阵子,大家可能会为了「原本台湾的海外接单也变成大陆接单」而哀哀叫。
为解决中间财出口愈来愈少的问题,中经院建议,当红色供应链崛起,两岸从垂直分工变成水平竞争后,台商应再「逐水草而居」,将生产基地从大陆搬到东南亚、印度等其他国家;分工体系明确,「中间财」出口才有商机。
另外,随着红色供应链崛起,大陆本土品牌也兴起了,已极强的「取代性」掠夺了原本日本品牌、南韩品牌的市场。因此,台厂应试着与国际品牌大厂合作跨入新领域,例如台日、台韩合攻物联网时代商机。
三角贸易是国民所得帐中的一个项目,在2001年以后出现,在台湾接单、海外生产模式成形后才有这项所得。
用例子来解释比较容易懂,主计总处官员说,例如鸿海接了苹果的订单,交给中国大陆的厂生产,接单金额减去付给大陆的加工费,剩下的就是在台湾的三角贸易收入。这收入是台湾的管销、研发所创造的附加价值。
三角贸易是在输出项下,输出分为商品输出和服务输出,三角贸易属于服务输出,目前是台湾最大的服务输出项目,外人来台旅行的收入排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