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史惠慈 (台湾省中华经济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台湾主要出口市场洽签的 FTA 日益增多、协议内容日益加深,在 FTA 本身具有排他性的关税减让特性下,当这些 FTA 降税承诺的逐一实现,未能及时参与国际经济区域合作的台湾,在海外市场面临的关税障碍就相对垫高。
由国际组织的报告中也可看到同样的讯息,2014年 The Global Enabling Trade Report 台湾在 138 个国家中有关海外市场进入排名是 137 名,2015 年世界经济论坛 (World Economic Forum)的世界竞争力评比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dex 2015-2016) 也显示,台湾出口面临的贸易关税障碍,在 140 个国家中排名 68。
而当区域经济整合降税的价格竞争压力,逐一由想像变为现实后,影响的将不仅只是关税障碍,台湾的出口实绩也受到影响,2011-2014 年台湾出口年均成长率仅有 0.6%。不仅如此,目前在美国、欧盟、东协等市场台湾产品在当地进口市场占有的市场占有率也逐渐下滑,相对的韩国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则往上攀升。
面对海外市场竞争环境的恶化、台湾岛内制度改善不够与投资创新不足,加之对外洽签 FTA过少,有能力的企业更积极的全球布局,化解区域经济整合的影响,对岛内的影响也开始逐渐显现出来。台湾引以为傲的产业聚落优势,在 2015 年 WEF 的世界竞争力评比中,由 2014 年的第 2 名滑落到第 5 名,科学家与工程师人才的供给,由 2014 年的第 14 名滑落到第 28 名,此对属于创新带动经济成长群组的台湾而言,其影响的正是未来发展动能。
以出口带动经济成长的台湾,实不能不重视这些不断蹦跳出来的「警讯」,以出口中间财为主力,与亚太国家形成紧密产业分工产业型态,更不能忽视越来越大型的 FTA 对于区域内产业分工与产业链连结的影响力度,如已达成共识的TPP,谈判中的RCEP和中日韩FTA。台湾应该认清,台湾已丧失挑选时机的现实,现在台湾只能积极争取每一个市场、尽力保留台湾在现有亚太产业链分工中的位置,并且落实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创新带动经济成长,不再纠结于政治口水、民粹意识之争。
当然个别 FTA 对台湾的意涵也不一样,TPP 强调的不仅是关税的减让,更强调制度面的改革与国际接轨,藉由 TPP 的参与,将启动台湾进一步的体质转轨与国际化,更维系台湾在区域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位置;RCEP 或者两岸货贸协议,则是让台湾可以顺利开拓新兴成长中的市场,与台湾的竞争对手站在相等公平的竞争基础。换言之,不论 TPP、RCEP 的参与,抑或是两岸间的货品贸易协议的协商,都是为台湾的出口产品争取主要市场的公平竞争机会,排除市场进入障碍,带动台湾的经济成长,而时间上的迫逼下台湾更应该开放自由化,同步积极投入各个区域经济整合的推动或协商。
当然在追求自由化与国际化的同时,也该重视岛内相对需要关注与扶持的产业、中小企业、和社会面的议题。事实上由此次 TPP 达成共识后,美日在其国内进行的各种说明与宣导中,也可看出国内所关注的社会面或中小企业议题,也是美日等国沟通与宣导的焦点,谈判的考量重点。是故岛内当局不仅该提出因应措施,更重要的是落实各项措施,确保台湾在实现自由化与国际化的同时,也能维护岛内的经济社会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