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分类导航
  • 群基火花机|电火花机|放电机
  • 群基轮胎模火花机|轮胎电火花
  • 群基加工中心|数控石墨雕铣机
  • 台湾建德磨床|建德磨床|磨床
  • 台湾建德铣床|建德炮塔铣床
  • 台湾旭正铣床|龙门加工中心
  • 台湾金和车床|精密数控车床
  • 主新德内外圆磨床|无心磨床
  • 台湾宇青磨床|台湾精密磨床
  • 沙迪克火花机|沙迪克放电机
  • 沙迪克慢走丝|沙迪克线切割
  • 站内搜索
台湾和和机械专注弯管机小兵进击全球

台湾和和机械专注弯管机小兵进击全球(和和机械

和和机械

台中大肚山上的精密机械科技创新园区,近几年因为大立光、上银等大厂的进驻而声名大噪。其实,该园区内也隐身不少在各个产业独占鳌头的隐形冠军,和和机械正是其中的代表。

一辆汽车大概有50%以上是管子,甚至连安全气囊里也有!和和机械董事长林志远这么解释,和和机械生产的产品,正是专门制造这些管件的设备。

全球知名汽车大厂丰田、本田、现代、通用等,如果少了和和机械生产的弯管及切管设备,许多如排气管、油压管等重要零组件,恐怕都将无法如期交货,连带影响汽车的组装上市,其在产业供应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和和机械创立于1979年,现阶段资本额为4.18亿元,目前在台中市精密机械园区、台中工业区及大陆张家港设有三处生产基地,两岸员工不到500人,2015年营收约14亿元,营运规模不大,却是亚洲排名第一的弯管机、圆锯切管机制造商。

林志远说,和和其实和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包括汽机车排气管等各种由管子构成的零配件,以及桌椅家具的钢管骨架、医疗辅具,乃至于健身器材的握把等,只要跟金属管件相关的制造,都需要用到和和的设备。

林志远强调,与一般量产型工具机不同的是,和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可以满足客户少量多样的客制化生产要求。以汽车产业为例,汽车大厂每年推出这么多不同样式的车款,所需的加工设备就必须跟着随时变换。

和和机械分享开发程式软体拉高竞争门槛

也因为客制化的要求,和和的机电控制能力被调教得相当强。公司研发中心现有40余名研发人员,强调涵盖机械、电机、光电、软体与工业设计的工艺整合。

林志远举例说像CNC车床,厂商跟发那科买控制器,工程师只需填写参数,就可以交给操作人员了,但和和不一样,几乎所有控制软体与程式都是自己开发,也因为如此,无形中拉高了竞争对手想要进入的门槛。

和和创业初期,就选择了较为艰辛的自创品牌之路。公司从第一台机器开始,就以百分之百自有品牌SOCO行销全球,连贴牌生产都不愿接。

林志远很清楚面对技术遥遥领先的德国、日本、义大利等领导大厂,和和如果选择OEM代工、走最简单的路,终将只能在后头作一个追随者,不要说在市场脱颖而出、就连永续经营都可能随时不保。

林志远对于研发费用的投入更是不手软,和和每年的研发经费,平均都占营业额一成左右,几乎是台湾一般企业的两倍。这也让和和的产品不断创新,以弯管机为例,不但为全电伺服控制,且最高可达12轴,技术甚至领先竞争对手。

林志远表示,和和从圆锯切管机做到弯管机,为的就是满足顾客切管后需要弯管的一站式需求。在销售策略上,则是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丰田、本田、现代等汽车大厂,虽然都是指标性大客户,但单一客户占营收比重,都不会超过5%

在全球市场的布局也是如此,以汽车制造大国中国大陆为例,占总营收的比重约25%,东南亚及东北亚占22%,美洲市场占20%,欧洲也只有17%左右,市场分散,相对也降低风险。

为了打世界杯,和和早在十年前就启动海外并购计画,并采取品牌双挂名策略,共同经营联合品牌。第一家并入集团旗下的英国弯管机制造大厂Langbow,让和和成功打进英国市场,不但在欧洲建立滩头堡,也藉此提升品牌知名度。

和和机械分享品质打响口碑登上亚洲龙头

20161月和和又透过入股方式,与创立超过60年的瑞典弯管设备老厂Herber结盟,让和和的SOCO品牌与Herber双挂名。透过这项结盟,和和将进一步拓展瑞典、德国及东欧弯管机市场,预估今年欧洲市场业绩将有二成以上增幅。

也正是因为注重机电整合与产品研发的技术能量,满足顾客少量多样客制化的需求,让和和以一个新兵之姿,迅速在市场奠定稳固基础,进而扩大市占。

过去亚洲弯管机市场都是被日本千代田、OPTIOM等大厂所掌控,直到五、六年前,和和终于成功甩开日本对手,在弯管机与圆锯机领域拿下亚洲二成市占,成为龙头。业界普遍认为,品质好、服务迅速且到位,加上性价比高,都是让和和胜出的主要原因。

林志远先有服务才卖和和机械产品

脚踏实地,务实才会有真正的力量!热爱爬山、学机械工程出身的和和机械董事长林志远强调,和和没有太多的花俏,市场完全是稳扎稳打、一步一脚印走出来的。

和和机械37年前从一家铁皮屋工厂起家,如今已是亚洲最大的圆锯机与弯管机制造商。林志远的创业精神在业界备受推崇,但很少人知道,前行政院副院长林信义、前中华汽车总经理苏庆阳,都是他的同班同学。

成大机械工程系毕业的林志远,年轻时喜欢爬山运动,登高望远,也造就他乐于接受挑战的视野与雄心。

大学毕业后,林志远先是舍弃中油工程师的稳定收入,跑到瑞典籍的贸易公司从销售做起,最后升任副总经理。但在一次参加德国汉诺威的展览中,林志远见识到国外金属切管的先进技术,也从中嗅到了商机。

当时台湾自行车、机车等大量应用金属管件的工业正在起飞,但是国内并没有相关的设备制造厂,主要都是由日本等国家进口。林志远认为,管类成型的加工设备,市场商机可期,正是他可以切入的机会所在。

1979年,林志远再度放弃外商副总经理优渥的薪资与头衔,在台中市北屯租了间铁皮屋,就这么展开创业之路。

和和草创初期,员工才四个人,林志远笑称自己一个人当好几个用,自己一方面身兼工程师画设计图,另一方面还要做国贸、写信发电报,下大雨时,铁皮屋漏水,还得做补漏的工作。

作为台湾第一家圆锯切割机厂,和和一开始就走自创品牌的路,并以自有品牌SOCO将第一台产品推出去参展,由于品质良好,且性价比高,立刻收到来自各方的热烈回响。

和和在市场迅速窜起,除了注重产品研发、强调机电控制整合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一开始就打世界杯,将目光瞄准全球市场。

林志远采取的策略,是和海外大厂合作,采取双挂名的方式,借力使力,让和和得以快速切入欧美市场。

另一方面和和也在全球各地布建绵密的服务网,目前在四个国家设立分公司,并拥有40家专业代理商。林志远强调,除非先建立服务网,否则「服务做不到的地方,和和不会去卖产品」。

和和机械这个信箱专收妙点子

和和机械近几年营运快速成长,并成功甩开日本对手,成为亚洲业界龙头,该公司注重员工教育训练,透过认证考核制度,提升产品售后服务品质,加上全力照顾员工福利,都是带动营运成长的正向能量。

和和机械从生产传统弯管机、圆锯机起家,近几年又切入雷射切割设备领域,并在台中市精密机械科技创新园区建立研发与生产基地。该公司不断朝高精密、复合化方向发展,为的是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同时拉近与世界领导大厂的距离。

和和机械董事长林志远相当注重产品的研发创新,集团投资10亿元在精密机械园区设立营运暨研发总部,台湾厂员工为223人,其中研发人员多达40余人,涵盖机械、电机、软体、光电及工业设计,比重超过17%

事实上除了研发部门之外,林志远也将整个公司的员工都当作研发。公司电梯有一个信箱,员工有任何提案、或新点子,都可以把想法丢进信箱。一个提案奖励一个便当,如果提案或点子被采纳,另外加发奖金鼓励。

在管理上和和机械也有一套认证考核制度,共划分为ABC三个等级,新进人员训练三个月后,必须通过最基础的C级认证,包括笔试与实机操作,才能晋升为正式员工,如果未能通过认证,就会遭到淘汰。

成为正式员工后,一般经过六个月到一年的训练,就得参加B级认证,考试内容包括如何安装、校机及操作等实作;一旦通过认证,通常就可以单飞直接到客户端独立作业,而A级认证,必须具备编写教案的实力。

以售服人员为例,除了产品问题的排除,还要协助客户针对如何操作设备进行教育训练,包括编写程式、画设计图等,这些都是增进客户满意度的关键。

和和机械设备转型升级扩大营运规模

工研院雷射与积层制造科技中心雷射制造创新部经理李闵凯表示,和和机械以生产弯管机、圆锯切割机等传统弯管设备起家,在专业领域中建立广大的客户群,近几年又朝雷射切管设备转型升级,逐步扩大市占。李闵凯强调,和和机械因为专注,成功跻身为亚洲最大的切管弯管设备制造商;如今又往更高阶的雷射设备领域升级,一方面摆脱后面的追兵,另一方面又拉近与世界领导厂的距离,堪称台湾机械产业的隐形冠军。

和和机械于2013年与工研院合作,展开五轴管件雷射切割技术开发计画,由和和机械担任主导厂商,并结合新代科技、荣刚材料等厂商,共同开发出台湾第一台五轴3D光纤雷射切管机。

和和机械在与工研院展开合作前,即已开发四轴雷射管线切割技术,但过去传统机型采用CO2雷射,工研院转导升级为光纤雷射五轴切割后,将弯管与切管整合在一台机器上,产品单价因此较传统机型至少提升近四成。

李闵凯指出相较于过去四轴切管机仅能直切的特性,五轴3D光纤雷射切管机具有可摆头斜切的切割头,能让管件的切割面更为平整、精准,对后续銲接组装等制程很有帮助。

另外,因为采用光纤雷射,使调机与维护上省下许多工作及成本,所需厂房空间、电力与模具成本也较少,目前这款新产品已投入量产及销售,适用于建筑、汽车、运动器材、医疗辅具管件加工。

工研院与和和机械后续还计划开发结合切割与焊接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化机种,以提升加工精度,未来将打入自行车零配件加工领域,扩大营运规模。

台湾和和机械专注弯管机小兵进击全球友情链接:沙迪克价格数控雕铣机石墨雕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