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全球第二大触控面板大厂,2012年营收还突破千亿台币的胜华科技,竟然一夕之间风云变色,进入破产重整,震撼业界。
今年7月7日胜华正式从台股下市,一个月后远见记者一行人来到台中潭子加工出口区的胜华总部。
原本容纳5000多名员工的厂区空荡寥落,头顶上的日光灯管多已拔掉,电源总开关不再开启,生产线全面停工。楼梯间置放着一箱箱整理好的键盘及电话,偌大如足球场般的办公区还留着节庆布置,但人去楼空。
暗蒙蒙的廊道,映入几许黄昏斜阳,产线洁净室的置物柜,员工名牌都还来不及拿掉,更显得这原本营收高达千亿台币的电子大厂,砰然倒下的仓促与措手不及。
来到顶楼可仰望蓝天的翠绿草皮,这是过往接待外宾的场地,依旧令人心旷神怡。以前到了半夜11、12点,还很多人忙碌加班,或是跟海外电话会议;担任公司重整人,现任总经理林建男漫步在空荡厂区,在胜华18年的职业生涯走马灯一幕幕闪过眼前,真令人不胜唏嘘!
虽然翻开财务报表胜华从2011年起连三年亏损,两年前亏损更放大到百亿以上,2013年夏天时也曾发生一次拖欠供应商货款的状况,现金吃紧,然而年年营收都保持在750亿以上,几年前市值更曾一度超过1250亿台币,没人想到胜华会在去年秋天爆出难以收拾的财务危机。
自己创业、遭胜华欠款达3.8亿的供应商,贸晨科技总经理黄闵晨说:胜华这么大的公司会倒,真的不会有人相信。直到现在大多数供应商都仍不敢置信。
曾经风光无限的台湾触控面板产业,好似已成强弩之末,包含触控龙头、股价曾破千元的宸鸿,今年以来已陷入亏损,曾经是股王的洋华,也已连续亏损好几年,另一家触控厂介面,也因亏损扩大,被列入警示股。
外界大多归咎红色供应链崛起,是压垮胜华最后一根稻草。在两岸高科技已进入肉搏竞争的时代里,到底胜华摔这一跤,给了台湾什么启示?
现在66岁的黄显雄,建中、交大电子物理系毕业,是台湾早期赴美国RCA取经的半导体精英。
回国后历任联电厂长、副总,与曹兴诚、宣明智同列联电五虎将,再被外派到联电旗下的欣兴电子任总经理,接着转战老牌面板厂碧悠电子总厂长,资历显赫。
弃旧事业追新领域 亏损也要扩产;1990年代黄显雄承接了当时营运不佳的胜华,先从黑白单色面板做起,搭上电子鸡的热潮,紧接着又乘着手机面板起飞,一路顺遂。
2000年胜华股价创下历史最高227元。而手机面板从黑白转彩色前,黄显雄又抢先一步布局彩色面板产线,正好迎来爆炸式的需求。让胜华从一家中小企业,挤身营收几百亿级的电子大厂。
2006年时胜华趁着面板业不景气,吃下瀚宇彩晶两座小尺寸面板厂,没想到却遇上金融风暴,产能停摆,投资变成沉重的负担。但短暂调整后,黄显雄又看到触控面板商机,快速转向踩足油门,再度疯狂扩厂,最好的时候,光吃苹果订单就贡献胜华逾650亿台币,超过六成营收,再度成为当红炸子鸡。
从胜华的发展历程,可见得黄显雄的经营哲学是逆势投资,擅长军备竞赛。
跟一级主管开会时他最常讲的话是:要先把网子做好,等鱼来。还有:老板没有悲观的权利。直到2014年财务出问题的前三个月,他都还在股东会上宣示:今年一定会赚钱。
只是过度乐观却埋下败因。当大客户苹果突然转向内嵌式触控,胜华顿失依靠,偌大产能只好转向,与中国大陆新崛起品牌靠拢,并把全部赌注重压给触控笔电使用的OGS技术。
近几年公司明明亏损,黄显雄却仍投资近500亿扩张产线。2013年才落成的东莞松山湖厂,背山面湖,崭新而气派,至少砸百亿台币以上。
一位专门处理不良债权的会计师提到,胜华掠夺式的扩产战略,不惜成本的投入,只攻不守,犯了兵家大忌,更加速衰亡。
业界人士形容,黄显雄的个性就像项羽,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气势,他拍板定案的事情,很难改变,长期身兼董事长与总经理,虽然可加快行政效率,但也导致没人帮他踩煞车。
林建男感慨地说胜华每次转向,都完全放掉可稳稳赚钱的旧事业,只去追逐最热门的领域,例如转做触控后,就停产赖以起家的黑白面板产线,但像位在胜华隔壁的光联科技,抓住需求稳定的老产线,虽然营运也曾度小月,却得以韬光养晦继续生存。
另一位员工比喻胜华的经营就像流传许久的扁担与彩券寓言,挑夫把中了大奖的彩券,藏在扁担里,却因为得意忘形把赖以维生的扁担都丢到水里了,回首来时路,已经一无所有。
林建男观察胜华的故事,就像上市公司的紧箍咒,一味追求放大规模,每年营收都要向上成长,不然难以跟股东交代。
在胜华工作17年的经理洪燕忠透露,他印象最深刻的是2013年初的尾牙,气氛和乐升平,董事长黄显雄在台上豪气宣布,公司年营收首度突破千亿元,但知道内情的他惴惴不安;那年并没有赚钱,只是营收好看。
这一语道破不少台湾电子业近几年来的困境。
从过往依靠苹果等高阶客户,到必须紧抓大陆手机、平板品牌,直接面对大陆本地供应链的价格杀戮,就算蝇头小利也得赚,营运日益困难。就像胜华拿不到苹果单后,小米变成最大客户,占营收五成。
但做小米生意,根本没有赚钱,利润基本是零,但要维持营运又不能不做。加上触控面板,不像镜头会愈走愈高阶,从500万画素进展到千万,或像是半导体制程会不断微缩,抑或是CPU有四核心、八核心的差别。触控面板等级没太多标准,却有太多选择,便成为终端厂商为了降低成本,最先砍价的目标。
MIC资深产业分析师谢佩芬分析,高阶机种大多数采用日韩系供应商与面板一体成形的内嵌式触控;而大陆厂主导、进入门槛相对低的薄膜式触控同时大举崛起,上下夹攻,台厂就被取代掉。被迫走向只剩下拚价格抢单的灭亡之路。
时间回到2014年9月底因为大陆银行率先抽缩银根,不再提供新贷款,胜华爆出财务危机,现金见底,连出货的货柜车都叫不动,不少下游客户出货也受影响,产线停摆。
最难堪的场景是因为无法顺利交货,胜华被迫把最大客户,小米手机触控面板订单,转单给竞争对手欧菲光。那时候胜华工程师还得一项项把技术教给对手,甚至传授提升良率的祕诀,多年累积的经验,一夕归零。这也是台厂不得不警戒之处。
早在2010年触控面板产线生产基地都在大陆的胜华,已经出现人才流失问题。陆续有至少2、30位陆籍干部,因为欧菲光强势开出至多五倍薪水而纷纷跳槽,导致最敢做先期投资的胜华,还被大陆业界称为触控面板业的最佳先修班,格外讽刺。
林建男回忆去年带领团队来做转单技术交接的欧菲光几位副总裁,几年前还是胜华的课长或副理,但是再见面时,大伙都已经跃升为欧菲光一级主管,短短几年间,言谈及姿态完全都不同了。
胜华王国崩毁连带造成1700家供应商损失,有11家公司都遭欠款1亿元以上,总共约积欠250亿台币货款。
我们都是受灾户!八月中旬远见记者实地参与一次胜华供应商自救会,他们除了互吐苦水,也你一言,我一语深切反省;当年台商靠着反应速度及弹性,取代了日商,现在则变成陆商取代台商,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台湾钻石工业,提供面板加工的精密钻石工具,是胜华多年供应商,这次也遭欠款近2亿元。总经理周章诚体悟很深,台湾的公司要生存,要拚的是技术,去做无法取代的隐形冠军,如果继续跟红色供应链拚量,绝对无法抗衡。
一位看尽许多企业楼起楼塌、主动帮忙胜华供应商的会计师预言,如果台厂不改变思惟,后面很多公司会步上胜华的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