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际政经局势充满不确定性:川普当选美国总统,启动美国优先保护主义,英国硬脱欧计画、法德义等国大选,欧盟面临崩解危机。在台湾一例一休、年金改革上路,影响不仅攸关服务业生计与内需消费,更牵动台湾未来轮廓。
大环境混沌未明、民间消费保守观望,但台湾零售产业仍传来佳音。去年台湾综合零售业营业额逾1.2兆,年增4.7%,其中素有经济橱窗之称的百货业年营业额达3,311亿元,年增4.5%,占所有业态最大宗,持续担任零售业的领头羊角色。
另一方面网路掀起滔天巨浪,改变了人类数千年来的零售面貌,产业改变、产品定义改变、消费者改变、与其沟通方式也随之改变…面对史无前例的传统崩解,零售业当务之急在于体认网络时代消费者新趋势并投其所好,推出客制化的生活提案。
根据长期观察,我认为零售业出现三个趋势(娱乐化、休闲化、社群化)
阿里巴巴的双11购物节就是零售娱乐化的例子。
已举办八年的双11购物节,各界焦点不再是成交金额,而是集结海内外大咖艺人、号称奥斯卡等级的超级直播大秀。马云深知双11不能停留在网购、不能只看销售数字,必须抓得住消费者眼球,让零售变成show business。
大环境不景气对娱乐产业需求却逆势成长,将零售包装于娱乐—藉由置入性行销将市场极大化,韩剧即为娱乐零售化的成功案例。之前红透亚洲的来自星星的你,广告收益仅打平制作成本,真正金鸡母是高达新台币3.6亿元的置入商品;日前蓝色海洋的传说,女主角全智贤全身行头动辄上百万,穿什么卖什么,带动时尚彩妆销售佳绩。
outlet可视为前者代表。从早期以品牌库存过季折扣为主、采不同生产线分别供应百货与outlet,到如今大规模多角化经营,结合购物、休闲、餐饮、娱乐、运动、观光等。
以国内为例,从北到南大型outlet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从纯购物的一站式购足到吃喝玩乐全包的一站式享足,提供消费者更多元的休闲选项。
主题乐园则是休闲零售化的代表。以全球龙头迪士尼为例,包括IP影视、玩具、纪念品等零售收入占比约42%,高于门票收入的33%。去年开幕的上海迪士尼亦然,周边商品、餐饮、住宿等零售收入估计约人民币200亿元,是门票收入的两倍。
以零售社群化为例,消费与社群紧密结合,藉由掌握社群声量达到行销目的。东方线上调查显示,国内近八成消费者会因社群上对商品的评价,而影响消费满足感—于是吃的穿的各款人气商品,购买目的不在商品本身,而是为了拍照打卡告知亲朋好友!
网路直播更是社群零售化主要推手,蕴藏惊人商机。网红透过直播贩售商品—将人气转化成买气,将粉丝转化为消费者。去年中国网红相关产值近人民币580亿元,高于电影产业的440亿元,出现网红比电影明星更值钱的经济效益。
科技带动零售动向,消费型态与需求亦与时俱进,求新求变之际,我却想起苹果创办人贾伯斯的话,虽老生常谈,却历久弥新:只要我们不断推出优质产品,消费者就会持续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