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文化发源自中国,时至今日,不管中西方都产茶也爱喝茶,投入饮茶研究者也多。不少科学实证发现,喝茶可抗老化、防失智、提升免疫力及预防癌症等,但成大医院家医部主治医师吴至行提醒,这些正面研究都是以热茶为主,喝其他类型的茶虽没坏处,但无法肯定有无好处。
长期投入临床饮茶研究的吴至行指出,饮茶研究多是利用绿茶萃取,找出最有效益的茶多酚浓度,进而调查动物的肿瘤是否减少或消退,或对其他健康状况有无正面影响,且均是以热茶为主,而非冷泡茶、隔夜茶或冰凉的泡沫红茶。
吴至行表示,成大团队2000年发表饮茶习惯及骨密度的研究调查,发现有喝茶习惯且喝10年以上的民众,骨密度比一般人多出2%到6%,据此推估有助减低骨折机会。他说,骨密度增加不简单,但失去很容易,虽然茶含有对骨质不利的咖啡|因,但茶同时含黄|酮|素及茶多酚等,能抑制骨质流失、促进细胞活性。
成大团队也曾分析茶及健康的关联,发现喝茶愈多的人,血压、血脂及胆固醇浓度都比少喝茶的人低,喝茶愈多,效益愈好,且喝茶可改善血糖代谢、减少尿酸生成,糖尿病及痛风患者也能多喝茶。另茶含有氟化物,用茶漱口可维持口腔的菌种平衡,有抗发炎及杀菌作用。
也有研究发现,儿茶素成分能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活性,喝茶对消化性溃疡有间接帮助。而且,长期喝茶者的身体脂肪比率较低,比不喝茶的人少两成,腰围也少2%。
中坜天晟医院营养师潘璇凯提醒,茶所含的儿茶素及单宁酸具收敛性,于味觉上具消除油腻感的效果,但不会使油脂消失。虽然儿茶素能抑制脂肪合成、促进脂肪氧化分解,但搭配运动才能真正达到控制体重目的。
茶可依发酵程度分类,包括未发酵的绿茶、半发酵的乌龙茶及全发酵的红茶。潘璇凯表示,发酵程度愈高,儿茶素含量会因氧化关系而愈少,转化成茶红素及茶黄素。假设绿茶的儿茶素含量是100%,乌龙茶约42%,红茶约18%。
吴至行表示,可见愈经发酵的茶,对健康的效益愈少。不过潘璇凯说,发酵茶具特有风味及口感,且茶红素及茶黄素同属黄酮类化合物,仍具保健功效。
至于老人家爱喝的普洱茶,属于后发酵茶,也就是发酵后再堆放。吴至行说,普洱茶性温润,对胃的刺激最低,虽有古书曾提及喝普洱茶对健康有效益,但目前未有科学研究实证。他提醒,普洱茶因堆放关系易生菌,一定要用热水煮滚代替冲泡。
茶所含的单宁酸虽有抗氧化作用,吴至行提醒,单宁酸摄取过多会造成胃黏膜刺激,喝茶非完全无缺点。
潘璇凯解释,单宁酸又称鞣酸或鞣质,是植物组织中具显著生理作用的含氮碱性物质,当大量摄取,易与胃中的蛋白质作用,凝固形成不易消化的沉淀物质,进而导致肠胃蠕动减缓、影响消化,并影响蛋白质、铁质及钙质吸收。尤其是喝浓茶,容易一次摄取太多单宁酸及咖啡|因,导致胃部不适。
吴至行说,喝茶最大的影响就是铁质吸收,营养健康均衡的人可以饭后一杯茶,但容易贫血的人及孕妇喝茶前,都应慎思而行。潘璇凯也提醒,有研究指出,绿茶会干扰叶酸代谢,孕妇应留意,避免大量饮用,以免影响胎儿发育,此外绿茶含微量维生素K,可能与抗凝血药物产生交互作用,都应注意。
吴至行表示,饮茶研究中的动物实验,标准做法是取15公克绿茶萃取,再泡制成250毫升。想让喝茶达到最大健康效益,他建议每天喝500毫升,约2个马克杯的量,茶的浓度以浸泡2分钟为宜,若是喝淡茶,最多一天可喝1000毫升,再超过就不建议了。
吴至行强调,茶叶绝对不能浸泡太久,他曾仔细分析,发现茶可含数千种以上物质,好物质能在冲泡的前2分钟释出,浸泡久了反而会释出负面成分。且茶应该热热喝,一旦变凉氧化,健康效益就打折。他建议上班族可用有附滤网的保温瓶泡茶,让茶保温慢慢喝。
有些人泡茶喝不完,放隔夜再喝。潘璇凯表示,一旦储存不当就易滋长细菌,但基本上只要将茶叶取出、适当保存,饮用隔夜茶并无不妥。为了避免影响肠胃道的消化吸收,建议餐前避免大量喝茶或以茶佐餐,饭后也别马上喝茶。最佳喝茶时机应是饭后2到3小时最佳,另对咖啡|因较敏感的人,避免睡前喝茶。
喝什么茶最好?吴至行笑说,喝茶品茗是一种生活态度,严格限制可就走味了,不必特别为了讲究健康,特别要喝什么牌子或价格不斐的茶,反而孝亲牌最好,睹茶思亲,内心更圆满!
常喝老人茶的民众常说第一泡茶不要喝,为什么不能喝?网络谣传别喝第一泡茶,因为要洗掉茶叶上的可能残留的农药,因此建议最好别喝。农委会茶改场表示,在茶艺展示或质量评定过程,为求茶质尽速呈现,常以溢壶或温润泡方式滤除茶沫,而袋茶或大壶冲泡则无此必要,表示第一泡茶洗涤功能不是主要诉求。因此,网络谣言不喝第一泡茶,实际上和农药没有关系。
农委会茶改场表示,台湾允许在茶园中使用防治虫害的药剂,绝大部分都是安全性高及水溶性低的药剂,茶改场历年检测茶叶农药残留,以及评审茶汤质量,都依照国际标准作业流程,都没有废弃第一泡茶,过去也没发现过茶汤农药残留过量案件,和第一泡茶汤废弃有关。
茶改场表示,茶叶上如果有残留农药是否可以冲泡出来,专家认为,若茶叶上残留的农药是属于水溶性较高者,例如,美文松、达马松、加保扶及纳乃得等,冲泡后较容易出现在茶汤中。但若是水溶性较低者,在茶汤中的残留量就相对少很多,通常无法测出。
因此目前官方大多推荐茶叶用药属非水溶性。在连续冲泡时,每一泡茶汤的分布量,及其是否集中在第一泡中,并没有科学定论。